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文武兼治 主政郧阳留下佳话

    信息发布者:wx_4zwdrtgz5tns9j
    2020-11-29 13:11:43    来源:万历年间文坛领袖王世贞   转载

    王世贞

    王世贞书法作品之一。

        400多年前的明万历二年(1574年),郧阳府迎来了一任新的巡抚,他就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王世贞。他在郧阳文武兼治,为地方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。重视军事,他让地方军队自给自足;重视文化,他为郧阳建起了首座“档案馆”;重视民生,他时时心系百姓疾苦。虽然王世贞主政郧阳仅一年多时间,这位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文坛领袖却在汉江之畔留下了佳话。

    ■记者 何利

    出身官宦世家,自幼聪明好学

    郧阳位于中国的中心,自古以来就显得尤为重要,可谓是“平静则国安,动荡则国乱”。据史料记载,在明清两朝,在郧阳设抚台的205年间,对于关乎大局的郧阳抚治的选调,历来都极为慎重。所选抚治郧阳的封疆大吏,都是国之栋梁,且更换频繁。例如明嘉靖年间,更换郧阳抚治42人,足见郧阳抚治之重要。在明万历二年,郧阳迎来了一位新的地方最高长官,他就是明朝中期的文坛领袖王世贞。当时的嘉靖皇帝把他由太仆寺卿擢升为右副都御史,提督军务兼抚治郧阳。王世贞字元美,号凤州,弇州山人。江苏太仓人。自幼有才华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进士。初任刑部主事,与李攀龙等六人相互唱和,史称“后七子”,主盟文坛达二十几年。诗词歌赋、戏曲散文、人物传记都卓有成就。《明史》称:“一时士大夫及山人、词客、衲子、羽流,莫不奔走门下。片言褒赏,声价骤起。”平生有各类著作518卷,可以说著作等身,誉满天下。这位文坛领袖出身官宦世家。据史料考证,王世贞的曾祖父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,父亲官至兵部尚书。王世贞家学渊源,自幼便显示不凡的才华。他聪慧伶俐,天生有异禀,过目不忘。家族积累大量藏书,使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。王世贞很早就表现出了吟诗作赋的才能。一次,他的老师骆行简分韵教他们作诗。王世贞分得一个“漠”字,当即出口成诗:“少年醉舞洛阳街,将军血战黄沙漠。”骆行简十分惊奇,告诉他:“你异日必将以文鸣世。”骆行简的褒扬无疑给了少年王世贞以极大的信心与鼓舞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,王世贞高中进士。他表示,将“感国恩之旁魄,则惟所以效追武之焜耀,则惟所以绳将以王氏有闻于世世哉,臣不佞庶几有望焉。”

    改变文化贫瘠局面,建起郧阳史上首座“档案馆”

    任郧阳巡抚那年,王世贞47岁,已是名噪天下的文坛领袖。从诸多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,王世贞主政郧阳时期,绝对称得上是“成绩斐然”。王世贞就任郧阳巡抚后,亲历档案事务,修建郧阳史上第一座“档案馆”。

    由于王世贞的文人秉性,他的仕途充满坎坷,几起几落。在他43年的官宦生涯中,有21年赋闲在家。在给诸友人函中,他多次提及平生之志,表达了想成为兰台令史修史著作的愿望。档案情结对王世贞的深重影响,在他几十年的生涯中如影随行。

    王世贞上任,驻于抚治中心郧阳府城都察院。他采取清屯田、兴水利等一系列措施,使郧阳府俨然成为重镇和名镇。他在振兴郧阳府的同时,仍难以割舍内心的档案情结,为明代郧阳府档案典籍的积累和保存做了大量工作。

    王世贞是个视书如命之人。到郧阳担任地方长官,他深切感受到郧阳文化教育的落后,更为自己和同僚以及学府诸生们无书可读而悲叹。他在《郧阳藏书记》中感慨道:“今天下号为同文,而郧以僻陋故,去嵩洛图书国不千里,而邻于鹄形鸟言之民,抑何其不幸也。”面对这种落后的局面,王世贞立即行动起来,重人文教化、重典籍积累,以改变郧阳无书可读、无档可存的文化贫瘠局面。

    万历三年(1575年),即王世贞到任第二年,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购书。他派遣数名官员,分赴各地,历时数月购回包括十三经、二十一史,上至周朝下到明朝的重要史籍93部共3000余卷。

    王世贞要求在这些史籍的封面和尾页加盖“郧阳抚治”印鉴,以示这些史籍为郧阳抚治所公有。同时王世贞在郧阳筑“牡丹亭”,题“清美堂”,将珍贵史籍专门收藏在“清美堂”之中。王世贞极力提倡读书,鼓励郧阳地方官员、府县绅士、府学儒生等前来借阅,读完后归还原处。

    王世贞一生著书颇丰,《弇州山人正稿》和《续稿》两部类似全集的著述合计381卷、200多万字,其中大部分编撰工作都是在郧阳完成的。王世贞在郧阳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,共计写诗274首、文57篇。至此,郧阳府当年作为一个曾经流民逃难、流寇猖獗的“蛮夷之地”,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座“档案馆”——“清美堂”。

    王世贞以一己爱书之心而惠泽郧阳,改变了郧阳诸生只知几种经书而不知“子、史、集”的状况,为郧阳文化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在潜移默化中,郧阳各方面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。

    文人治军不含糊,到任后实现军费自筹

   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文人,王世贞在巡抚郧阳期间还表现出了过人的武治才能。在国家财政无法保障地方军费的情况下,他上任伊始便推行军屯制度,不仅实现了辖区军费的自筹,还将军费上缴朝廷用于支援边关军事重镇。

    王世贞到郧阳上任之后,迅速对地方实际情况展开了调查。他清醒地认识到,当时的郧阳虽自战国就已有建制,时逾千载,周围仍是荒凉之地;直到明代天顺八年(1464年)才有土城之筑。12年后,此地设湖广行都司,统辖四省毗连之广大地域。所以他对此感慨:“郧阳古一村落也,强名之曰县,强名之曰郡,又强以都御史(行都司长官)居之。”而此地有抚治之设,“非谓是邦之土地、财赋、民物、人文之盛”,只是因为地扼四塞,山野辽阔,屯兵可镇四境,拓荒宜安流民而已。

    当时的郧阳,自设抚治九十余年来,地方安靖,流民乐业,但集军政责任于一身的王世贞并没有安于现状。他是著名诗人、文坛领袖,更是封疆大吏、朝廷重臣,是统辖四省毗连之地郧阳抚台的最高军政长官。他知道郧境经设抚治以来,民安生业,故四境无事;他更懂得“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”之理,昔日兵连祸结之地得以安靖,更赖卫、所驻屯戍守。但扼守之兵,又需足够的军饷、粮草。若军需不足,造成军队哗变,则其害更大于匪患,所以抚安四境必先稳定军队。而要稳定军队,则必须恢复、健全明初的军屯制。

    在王世贞巡抚郧阳的那个年代,军饷主要靠中央政府拨付,但明朝中晚期内政腐败,边患不断,军饷往往不足。郧阳抚台为稳定军队,也不时向地方绅士借贷甚至摊派于百姓。郧阳地瘠民贫,这样自然会引起官民矛盾。所以他到任调查研究后,向中央政府报告了举荐、考绩等地方职守问题,更重要的是整治军屯制度,稳定军队,加强戍守的方案。他的方案得到兵部和皇帝的充分肯定,认为“咸切大计”即使用于边防也无不可。

    王世贞在得到中央支持后,就雷厉风行地大力推行整治军屯制度的方案。并从郧阳延及汉中、商洛、南阳各府,并严格考核相应官员推行军屯制方面的职守。次年九月,经中央政府清查验收,王世贞整治军屯制度果然成效显著,郧阳驻军军粮全部来自三边屯田,且治军绝不滥用军费,更不中饱私囊。在明中晚期朝政腐败、各地官库亏空的时期,王世贞居然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郧阳首创了库银结余之奇迹,看来文坛领袖也是从政治军之高手,更是明朝中后期腐败政治下难得的廉洁高官。

    王世贞以其雄才大略创造了郧阳抚治自给有余的局面,但他并不搞“小金库”,而是胸怀全国大局,据实上报中央,并请求以其所节余的银两“接济九边”(指明朝北方九个军事重镇)。

    心系地方百姓,奏报朝廷抚恤地震灾区

    王世贞深谙“民心所向”的道理,在巡抚郧阳期间,他的亲民、抚民之举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。他反思百年前项忠屠戮流民,天怒人怨;仰慕原杰功在社稷,惠及百姓的设府安置流民之举,也深切感受到郧抚四境百姓对亲民之官原杰的无比敬仰之情。于是,他还上奏呈请万历皇帝对原杰加以追谥,可能因为当年隆庆皇帝已赠原杰“襄敏”的谥号,万历皇帝未准此奏。

   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王世贞的亲民、抚民之举。所以他在任期内不“以狱市扰困”(不以诉讼、买卖扰民)。历史资料显示,明万历三年五月初一到初三,他所管辖的郧阳、襄阳、南阳等地发生过地震。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,王世贞到地震灾区视察,还特意奏报朝廷,请求对灾民进行抚恤。地震之后,又久旱不雨,百姓焦虑如火,王世贞一边安抚百姓,一边从民所请著《祈雨文》,以告神灵。到六月中旬天降甘霖,旱象解除,王世贞如释重负,又欣欣然写《谢雨文》代民谢天:“……贞有百城,神泽所霖,勉勉我皇,祗供惠矜,务使云汉,流歌中兴。”

    此外,王世贞在郧阳主政期间,还留下了大量文化作品。郧阳籍进士温如玉曾巡视荆襄、吴越、秦各地,后又以按察副使巡察吴地治理海盗,“所至皆卓然有声”。尤其是在江浙治理关乎国之大命的盐道,更是解决了积久的难题,官民两方无不称赞其贤能。王世贞感佩他政绩卓著,与他相交甚厚,常以书信往来。谁知温如玉42岁而逝,至王世贞任郧阳巡抚时,温如玉已去世5年。他亲往郧阳黄龙温如玉墓地凭吊,并写下1300余字的墓志铭,叙其一生行状,褒扬其为官之清廉,为官之贤能,慨叹其英年早逝,堪谓情真意切。

    万历四年(1576年)农历六月初一,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出任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,取道郧阳,与兄长王世贞相会。王世贞见到久别的弟弟兴奋不已,兄弟俩促膝相谈,饮酒赋诗,互诉离别之情和别后见闻,并陪同弟弟登临武当山。在这期间,兄弟俩还做了一件对于他们家族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,就是为其父王忬立诗碑。正是由于他们以这种独特的形式将父亲诗句留存展示,才使得几百年后人们能够欣赏到王忬的绝美之作,也成为今天武当山碑刻档案的精品之一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